“以茶为媒•书香传爱"《云起沧江,茶出邦东》新书分享会圆满举办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云起沧江,茶出邦东》新书分享会圆满举办

“头顶大雪山,脚踩澜沧江”的邦东是云南的一片神奇秘境。《云起沧江,茶出邦东》一书,以茶为核心,深度剖析了邦东这一地理与人文交织的神奇之地,对邦东茶文化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梳理与解读。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书中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呈现与细致入微的田野考察记录,成功揭示了邦东茶文化多维度、立体化的真实面貌,既是对邦东一地茶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是对云南乃至更广泛区域民族茶文化多样性的精彩展现与深刻致敬。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2025年2月22日,由云南省图书馆主办,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普洱》杂志社、晓德书号、初星咖啡屋、吾茶善品协办的《云起沧江茶出邦东》新书分享会暨关爱孤独症群体公益活动在云南省图书馆温情启幕,以文化之韵传递公益温度,众多读者、茶文化爱好者及公益人士参与,现场茶香氤氲,暖意涌动。

茶香浸润书香,文化传承与公益同行

活动在《邦东谣》的悠扬诵读中拉开序幕。这首由《云起沧江,茶出邦东》作者王淼作词的诗歌,在她的领读下,大家似乎能感受到那来自远方的呼唤,现场氛围逐渐热烈。随后,作者向云南省图书馆捐赠新书5本,省图代表颁发捐赠证书。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专家共话邦东茶,多维解读文化密码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陈正荣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陈正荣会长从"云茶文化传播"的角度,肯定了新书对民族茶史挖掘的贡献,书中首次系统梳理了邦东茶从古至今的演变脉络,对古树茶保护、民族制茶技艺的记录具有重要价值。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蓝增全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教授

“澜沧江的每一滴水,都滋养着邦东茶的基因。”蓝增全教授以地理视角切入,揭示澜沧江中上游流域如何孕育邦东茶的特别的风味。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邦东茶独特的辨识度,这是自然与时间共同书写的茶之史诗。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杨凯普洱茶文化学者

“邦东茶马古道上的马蹄声,曾响彻欧亚大陆。”学者杨凯则聚焦邦东老字号的兴衰史,重现茶马古道上的商旅传奇。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王迎新人文茶道创始人

人文茶道创始人王迎新更以茶汤美学为切入点,从人文茶道视角深度剖析邦东茶的审美意蕴与品鉴哲学。让观众穿越云雾,踏入邦东茶的“精神原乡”。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王淼《云起沧江,茶出邦东》作者

《云起沧江,茶出邦东》作者王淼在以“茶山行者”的身份,向观众袒露创作背后的赤诚之心。追溯王淼写这本书的初心,源于自己深耕邦东茶区,在深入邦东探寻本源之时,这本书便应运而生,一切缘起于她对邦东这片土地的热爱。正如她所言:“在这片云雾缭绕、群山怀抱、河流歌唱的土地上,茶就像一道隐秘之门,吸引着我踏上这场通往邦东的时光之旅。这本书如一封情书,是我向邦东这片土地和它所孕育出的茶及一切的表白。”王淼希望将邦东茶区的人文风光、历史沉淀、地理特色、风土人情及其珍贵的古茶园情况,借由茶这条线索来串联,传达给每一位读者,呈现出一个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邦东茶区。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以茶为媒•书香传爱“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最后,几位特邀嘉宾分别从茶马古道历史品牌建设及茶厂设计美学等不同的角度,为邦东茶文化注入现代思考。

公益点亮爱心,茶与书传递温暖

“以茶为媒•书香传爱“以茶为媒•书香传爱

活动特别设置"关爱孤独症群体"环节,初星咖啡屋负责人通过画作展示与故事分享,呼吁社会关注孤独症儿童成长。在"爱心树"捐赠仪式中,作者捐赠50本新书,观众通过认捐"爱心树叶"支持公益,获赠签名书籍、邦东茶福袋及爱心证书。参与者纷纷在"爱心树"背景板签名贴叶,以绿色枝叶象征希望与联结。茶香与书香沉淀为温暖记忆,公益之心随文化之力远播。

文|赵梓汐

图|朱力

来源:普洱杂志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